药物性便秘主要由抗胆碱药、阿片类药、钙离子拮抗剂、抗癫痫药、抗抑郁药、抗组胺药、抗精神病药、解痉药、抗惊厥药、抗震颤麻痹药、钙剂、铁剂、止泻药、非甾体类抗炎药(NSAIDs)等诱发,具体见下表:
下面是各类药物导致便秘的机制:
●阿片类药:降低排便反射刺激的敏感性。如:吗啡。
●非甾体抗炎药物:抑制环氧化酶,减少了胃肠平滑肌收缩,如:布洛芬。
●抗胆碱药物:抑制神经递质ACh与肠道中的M2受体的结合,导致肠动力的下降,如:薄荷油,苯海拉明。
●抗酸剂:与胃酸发生作用,具有收敛性,如:氢氧化铝、碳酸钙。
●铋剂:导致刺激肠道对液体和电解质的吸收增强,减少了肠动力,如:枸橼酸铋。
●铁剂:影响了肠道微生物环境,如:硫酸亚铁。
●化疗药物:造成自主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损伤,如:长春花生物碱类。
●抗高血压药物:减少了肠动力,如:硝苯地平抗心律失常药物:与剂量具有相关性,如胺碘酮。
●胆汁酸螯合剂:不可吸收又吸附了大量的胆汁酸,容易导致便秘,如:考来替泊。
●5-HT3受体拮抗剂:拮抗肠道的5-HT3受体,从而导致便秘:如昂丹司琼
●刺激性泻药:导致结肠张力的减弱导致排便无力,如:番泻叶、芦荟、大黄、决明子等含蒽醌苷类草药的滥用。
●拟交感胺类药物:导致平滑肌松弛,如:麻黄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