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秘

首页 » 常识 » 常识 » 河北武安文艺界举行纪念艺术大师武鸿凤活动
TUhjnbcbe - 2024/9/14 17:07:00

年5月3日,河北武安文艺界人士在新荣艺苑平调落子传习所举行纪念活动,深切缅怀平调表演艺术家武鸿凤大师逝世三周年。

该活动由武安市文联和武安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办。原武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齐林顺、原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团长贾平安、邯郸市戏曲学会主席温王林、武安市文联主席刘丰生、武安市国家级平调落子传承人杜银芳等出席了本次活动。

武鸿凤是解放后平调落子第一代女演员,是当代戏剧表演艺术大师,她声音洪亮,音域宽广,声情并茂,激越高昂,在冀南、豫北、晋东、鲁西一带有广泛影响。

年,武鸿凤出身于武安县和村镇一个农民家庭(后划归峰峰矿区),童年因条件限制未能上学,直到年武安解放才上了几年小学。她酷爱文艺,尤其爱看当地老艺人“盖天下”“三杆旗”“盖八县”等演唱的平调戏,后来她参加了村办业余文艺宣传队,一面学习文化,一面参加演出,几乎扮演的全是主角,如《王贵与李香香》中的李香香,《白毛女》中的喜儿,《铡赵王》中的包夫人等,而且出手不凡,所到之处,无不好评。年,武鸿凤参加了峰峰矿区平调落子剧团,后随团并入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,地市剧团合并后又并入邯郸地区平调落子剧团。—年,武鸿凤作为骨干演员被充实到武安县平调落子剧团帮助工作,期间主演了《杨八姐游春》《破洪州》《桃花庵》《归宗图》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《恩仇记》等。在六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中,她相继扮演了《秦香莲》中的秦香莲、《火焰驹》中的二皇姑、《天仙配》中的七仙姑、《桃山洞》中的三仙姑、《秋江》中的陈妙常、《相思树》中的贞夫、《审子辩奸》中的二夫人、《天河配》中的五仙姑、《蝴蝶杯》中的胡凤莲、《白蛇传》中的白素贞、《蔡文姬》中的蔡文姬、《桃花庵》中的窦氏、《杨八姐游春》中的佘太君、《大闹宁国府》中的王熙凤、《三上轿》中的崔秀英、《胡服骑射》中的韩夫人等。还先后主演了现代戏《江姐》《苗岭风雷》《红嫂》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《阮八姐》等。这些剧目多少年来经演不衰,对平调落子的传承、发展起到了历史性作用。

武鸿凤是和村镇第一个冲破传统礼教束缚、毅然离家从艺的新一代女青年,她不仅开创了旦角由女性扮演的历史先河,而且在当地还为妇女翻身、当家做主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。到年,仅峰峰矿区就有70多名女青年相继参加了各类剧团,壮大了平调落子演出队伍,同时也为文艺事业的发展充实了新鲜血液。

武鸿凤没有进过专门的艺术学校,她的成长和发展主要来自四个方面:一是靠老师指教,通过勤学苦练,在实践中逐步提高;二是求助于书本,刻苦钻研,深刻理解,做到融合贯通;三是虚心求教,博采众长,即使同台演出,也要悉心学习别人的一技之长;四是向兄弟剧种学习,通过拜访、观摩、结友交流,阅读作品,带题求教,取长补短等,提高了业务技能和演唱水平。她不仅能自己设计唱腔,自行处理弦律、唱词和语言动作,在表演上,还可以根据不同年龄、不同环境、不同角色塑造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,并能科学地发声,用气控制声带,以致于古稀之年登台表演时,仍能收获一片经久不息的掌声。

武鸿凤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,不断对平调唱腔进行改革,根据自己音量大,音域宽的特点,把平调男扮女角、传统假嗓唱法大胆改为女声本腔唱法,开创了“平调大腔”唱法的先河。同时她还博采众长,利用评剧的发声、豫剧的拖腔、河北梆子的碰板、京剧的吐字收音等技巧,创造了平调碰板、摆字法的唱法,使之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,形成了她自己声音洪亮、唱腔高昂、字正腔圆、拖腔悠扬婉转、声情并茂的艺术风格,被专家、学者称为“大腔唱派”的旗手,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。

武鸿凤的“武派艺术”得到了专家评委的广泛认可,她每次参加戏曲汇演几乎没有悬念,都能抱回大奖。早在年参加河北省戏曲展演就喜获最高荣誉奖,年参加邯郸地、市汇演荣获优秀演员奖。年她主演的平调《胡服骑射》被河北电视台实况录播。她的唱腔、唱段多次被中央广播电台和河北广播电台播放,并被中国唱片出版社、贵州音像出版公司在全国公开出版发行。她的名字被载入《中国艺术家大辞典》《华夏妇女名人辞典》。年、年她还两次当选为河北省人大代表。

本次活动得到了文化艺术界的广泛支持,国家级平调落子传承人王新荣、武鸿凤亲传弟子马改书、武鸿凤长女赵坤以及广大戏迷朋友,在会上纷纷演唱了武派艺术的经典唱段,大家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武老师的表演艺术,将武安平调落子世世代代传承下去。

1
查看完整版本: 河北武安文艺界举行纪念艺术大师武鸿凤活动